
記憶中的台南印象,也許未來老店翻新,許多傳統記憶會跟著消失,所以我希望用具體圖像將台南飲食文化傳承下去!整組拜天公供品相當複雜,加上沒有資料可參考,我開始摸索如何用黏土創造,從型態到顏色都必須超像,即使用相機近拍再放大看,所有紋路和質地都會和真的一模一樣。
台南特有的「做十六歲」祭祀供品、知名老店阿霞飯店辦桌菜、吉美蜜餞行、石精臼蚵仔煎和水仙宮米糕等作品。巧妙地將洗衣精蓋變成鍋子、布丁盒變成塑膠板凳、吸管變成煙囪、飲料杯蓋變成大炒鍋,無限想像的創作世界讓人看得目眩神迷。何玟慧用她的方法與堅持,將台南古早味道保留下來,部分作品展示在「舊來發餅舖」櫥窗裡,讓更多人用充滿趣味的視角認識台南!
資料來源: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weekly/paper/1192481